

最初尝试人像拍摄时,就很期待夜景:夜晚灯光下五颜六色的大光斑、桥面上飞驰车辆带来的光流、夜色朦胧中熙熙攘攘的人群。为了能拍摄夜景,我准备了闪光灯、引闪器,后面还陆陆续续添置了灯架、柔光伞、三脚架。可惜的是,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拍出一组自己满意的夜景人像。
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这一组照片,灵感来源于网络上的一些照片,说到睡衣,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室内环境,但如果在室外,特别是人流涌动的场合呢?一定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历吧。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穿着卡通睡衣去河坊街夜市拍摄第一组夜景人像。本以为这种状态出现在公众场合,回头率一定很高,可我们完全低估了大杭州人民的眼界,周遭的行人似乎对这种场面司空见惯,并没有引起特殊关照。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儿,不然还真不知道拍摄能不能顺利进行到结束。

“夏天”这个词会让你想到什么?在《爸3》的带动下,可能都会想到那个可爱的小姑娘poppy。而在我的记忆里,“夏天”与冰冰凉凉的西瓜更配,所以和模特沟通后我们决定拍摄一组西瓜女孩主题的照片。
前期准备,在网上搜到了很多类似主题的照片,可能风格色调不尽相同,但无一例外,都是很开心,很阳光的享受着西瓜带来的快乐。当然我的预期也是拍这样子的照片。我们选择了西溪湿地作为拍摄场地,因为是景区,为了防止迟了游客过多,我们也早早的出发,8点左右已经在景区里面拍了一轮了。但全程都带着一个十几斤重的大西瓜,光想想都很吃力吧。幸好拍照的姑娘聪明。借了一辆杭州特色公共自行车(带婴儿椅),全程把西瓜当儿子一样推着。现在回头想想,也是蛮有趣的一段经历。
其实每一张看似轻松快乐照片的背后,可能都有大家不知道的辛苦。不过,那又有什么关系呢,谁叫大家都想拥有一张美好的照片呢。哈哈。

这组照片拍完已经整整一年了,这是我第一次给黄小洁拍片子,也是我真正开始拍摄人像的起点。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最初涩的照片发到网上后,却是回复最多的片子,一直到现在,也还是有人会断断续续的评论这组照片。不过最大的关系可能还是因为主题——超市。
经常有人问我,“超市里也能拍照的?”“工作人员不会来赶你们么?”印象最深刻的一条评论是“机智的金龙鱼广告哥”(我们拍了很多照片,道具都是随手拿的超市里的产品,但神奇的是,所有道具都没有露出商标,除了这两桶金龙鱼,好了,我该去要广告费了)。
在超市拍照的明显好处是从来都不缺道具,但也有明显的缺点:光线比较纷杂,人员也比较纷杂。对严谨的摄影师来说,可能不会很喜欢,但玩票儿性质的拍照,已经足够好啦。

有时候拍照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儿,端起相机,看到美好的画面,按下快门,行云流水,几秒钟内就能搞定。但美好的瞬间不会主动出现,只能你去等待它的降临,特别是风光摄影师,要花大把大把的力气去等待一个画面的到来。还好,我是人像狗,不需要这么无助的等待,但一些“天时、地利”的事情,我们没办法解决,也还是需要通过“人和”去排解。
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6月份,杭州已进入酷夏。其实夏天是拍照最好看的季节,但顶着阳光拍摄也真能晒脱一层皮。这组照片的拍摄场地是在浙大紫金港篮球场,如果球场上满是打球的同学,照片就会加入更多不可控的因素,所以我们早上5点起床,6点就开始了拍摄。
这次拍摄的情况还真如事先预料的一样,去的时候没什么阳光,气温适宜。球场也仿佛被我们承包了,没有其他人的干扰。拍得很顺利,等到拍完收工,看看时间才8点。在大多数人刚刚睁眼的周末,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组照片,想想还蛮有成就感的。

前期策划这组照片的时候,本是想拍阳光欢快的向日葵人像的,但是到现场后,非常不幸,前一天刚下过雨,本来应该昂首挺胸的向日葵,都耷拉着脑袋,整个画面没有一丝正能量的感觉。
于是临时改变创意,想到几乎所有向日葵的照片都是清一色的阳光、快乐,但其实向日葵也会遇到雨天,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,因此我们商量着决定拍一组别样的片子,调成阴郁的色调。
虽然我喜欢拍小清新风格的片子,但也需要适时换换风格,这一次变故正好给了我尝试新色调的契机。

这一年,除了个人写真之外,还尝试了很多新题材,儿童摄影就是一项。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爱的,各有各的萌点。如何把两个孩子的萌点同时记录下来,我的初次儿童摄影就碰上了这个问题。
这是一对两小无猜的兄妹,哥哥超有镜头欲,镜头对准他,还没来得及按快门,他已经变换了好几个POSE;妹妹比较腼腆,而且具有很敏锐的察觉力,似乎能提前感知我的镜头即将对准她,事先就会做各种遮挡,或者展现给你一个永恒不变的剪刀手。但是逐渐跟他们成为朋友后,还是比较好拍的。
总结起来,首先自己必须非常熟练地操作相机,因为孩子不会给你摆拍的机会,所有美好的画面都只有一次;其次,体力要好,要经得起跟着他们满场跑,他们都是风一样的汉子和风一样的女汉子。哈哈。

婚礼纪实,也是今年尝试的新题材。其实跟儿童摄影比起来,这个题材似乎更辛苦,同时责任感也更强烈。从早上八点迎亲,到晚上八点婚宴结束,几乎都在拍照,毕竟新人们只有一次婚礼,一些关键的场景,绝对没有第二次拍摄的机会。
所以我带了两只镜头,想着不同场合更换不同的镜头,但是真正现场拍摄下来,发现换镜头的瞬间已经错过了很多画面,而且老是会不自觉的想着是不是换备用镜头会拍得更好,反而无法安心拍摄。后面全程一只定焦到底,结果更专心,也更容易出片了。

踏入杭城最破的地方,就为了拍张照,听上去有没有很不可理喻?
现代城市最不缺的就是高楼林立、崭新焕然的地方,反而一些老社区、小巷子,因为一个个大写的“拆”字,变得越来越少。于是想着,就去记录一次吧。
在老巷子里面穿行,看到在路边摆地摊卖衣服、卖蔬菜、修自行车的,倒有一些回到小时候的感觉。如果没人说明这是哪里,我想大部分人肯定猜不到这里是杭州,并且是离西湖边这么近的地方。
路过一处民宅时,走出一个居民,诧异地问我们,怎么会到这种破败的地方来拍照?我笑笑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呀,也许要不了多久,就没机会拍到它了呢。
就像转眼即逝的时光,一不小心就从指缝中溜走了,如果不拍照留下点什么,会不会觉得遗憾呢?